“土豪”一詞卷土重來,伴隨的是一種微妙複雜的情緒。面對“土豪”,人們“又愛又恨”,而這裡的“恨”,更多的是“恨”自己為什麼不是土豪。既然一時半會兒成不了“土豪”,那可以考慮“跟土豪做個朋友”,或者“為土豪寫首詩”——路關鍵字見不平一聲吼,抱住土豪不放手。莫愁前路無知己,土豪我們在一起。
  在這場網絡集體狂歡中,充斥著阿Q式的自嘲與揶揄,正如自稱屌餐飲設備絲者未必真是屌絲,想與土豪做朋友的也不一定都非土豪。
  盤點“土房屋二胎豪”翻譯史
  “土豪”一詞日漸走紅之後,它的翻譯問題也相伴而生,為了尋找到一個最為貼切傳神情趣用品的譯法,小伙伴們做了各種嘗試:
  newly ric住商不動產h:新富;
  country baron:
  country意為“地方的、鄉村的”,baron則是指男爵、大亨、巨頭、貴族;
  upstart:
  暴發戶、新貴、傲慢自負的人;
  rural rich:
  rural是指“鄉下的、農村的”,強調與urban(城市的)相對,rich意為“富有的、有錢的”;
  vulgar tycoon:
  vulgar有“粗俗的、庸俗的”之意,tycoon意思是“大款、企業界大亨、巨富”;
  provincial tycoon:
  provincial可以理解為“地方上的”,合起來也就有“地方上大亨”的意思;
  ……
  但是,語言和語言之間終究隔著文化幾重山,尤其是遇到內涵如此豐富的詞彙,要想保證原汁原味,最好的辦法或許就是直接拿去,於是也就有了“Tuhao”的誕生。
  薑勝洪 (天津社會科學院輿情研究所副研究員)
  “‘土豪’這樣的網絡流行語可緩解社會壓力”
  “土豪”這個詞,其實大家並不陌生。我們過去講“打倒土豪劣紳”或者“打土豪分田地”,指的是那些有錢有勢、作威作福的人,當年演的《閃閃的紅星》裡面就有大“土豪”胡漢三。在上年紀人的印象中,像“土豪”這種欺負老百姓的壞人,那是階級敵人,是要去批判的對象。現在的年輕人對這個詞多多少少也有一些瞭解,同時又賦予它新的內涵。簡單理解的話,“土豪”就類似於之前常說的“大款”,也就是新富群體。當下“土豪”之所以重新被提及,跟整個社會的階層分化密切相關。
  我們國家目前還是處在社會轉型期,社會上貧富差距越來越大,基尼繫數超過警戒線,廣大的底層老百姓感覺求富無門,心裡多少會有不平衡感,而通過政務微博或政府網站等正常渠道反映,往往也沒有能夠得到及時的回應。總體來說,老百姓處於一種比較壓抑的狀態。
  如今,網絡給老百姓提供了更多社會參與的空間,不少人逐漸有意識地在網絡上創造一些調侃性的說法惡搞一下,表達民眾的一些心聲,引起許多人的共鳴,大家共同發泄一下不滿,讓一些網絡流行語充當“社會減壓閥”,從而起到釋放壓力的作用,對整個社會的良性穩定運行是有益的。
  假如這種壓力不能得到及時的疏導,而是被簡單粗暴地堵住,那麼積累到一定程度以後,就可能爆發一些極端化的惡性結果,演變為靜坐抗議或者游行示威等群體性事件。那是政府和民眾都不希望看到的,對社會和老百姓都會造成傷害。所以,當下應該對這樣的一些表達多一些寬容。
  “多是40歲以下的人拿來自嘲互嘲”
  值得註意的是,現在的年輕人對“土豪”的心態很複雜,跟老一輩是完全不同的。在很多年輕人看來,“土豪”也許只是一群比自己富有的人,而他們往往出手大方,夠哥們兒。雖然現在都反對拜金,比如當時對《非誠勿擾》上馬諾的拜金嗤之以鼻,但追求富裕是大伙兒共同的願望,還是有不少人渴望自己一夜暴富。像村幹部大設酒宴,丈母娘送豪車,我看網上很多人也都是羡慕嫉妒恨。
  當然,這跟社會現實有關。一方面,新富群體越來越多,富豪排行榜不斷刺激人們的神經,而另一方面,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“史上最難就業季”讓七百萬左右的大學生面臨嚴峻的就業壓力。想要找到一個理想工作變得越來越難,“拼爹”現象屢有發生,於是就有人調侃,拼不了爹就拼丈母娘,或者直接嫁個“土豪”。正是因為大家都有這樣的需求和想法,所以像“土豪”這樣的詞才成為流行語。
  拿“土豪”調侃的,還是以四十歲以下熟悉網絡的年輕人為主,他們在自嘲或互嘲的時候通常是比較輕鬆的心態。事實上,通過網絡流行語,反映民眾的心態,這樣的現象已經持續了許多年。無論是之前流行過的“我爸是李剛”等說法,還是前段時間常常被大家使用的“高富帥”、“白富美”,以及不少網友掛在嘴邊的“屌絲”,都是老百姓自發表達某種集體心態、或者一定社會現實的方式。類似的網絡流行語層出不窮,推陳出新的速度很快,流行一段之後很可能就被新的一撥流行語給取代了,所以既不需要刻意去干預什麼,也不必要判斷它是對是錯,只要順其自然就行。
  一樂
  “屌絲”的“土豪”夢
  等我有錢了,我就買兩輛寶馬,一輛在前面開道,一輛在後面護駕,我在中間騎自行車。
  等我有錢了,我開公司開兩間,一間我當老闆,一間我當員工,我想炒老闆就炒老闆,想炒員工就炒員工。
  等我有錢了,我買房子買兩棟,一棟自己住,一棟串門,我想獃家裡就獃家裡,想串門就串門。
  等咱有了錢,去恆隆買包,想買LV就買LV,想買CHANEL就買CHANEL,每款包買兩個,自己用一個,上墳給外婆燒一個。
  等我有錢了,我就買兩個硬盤,一個裝電腦,一個砸核桃。
  等我有錢了,移動公司發我一條垃圾信息,我回它十條,看誰煩誰。
  ……
  (來自網絡)
  掃盲
  屌絲:往往是社會底層的代名詞,有時和“矮窮挫”等詞是近義詞,常常與“高富帥”、“白富美”等為反義詞,多用於自嘲。典型特征:屌絲一米七,只會玩手機。長相不入流,髮型像公雞。渾身假傑克,無錢買瓊斯。出行BRT(快速公交),車房遙無期。
  高富帥:形容男人在身高、財富、相貌上的完美無缺。最初源於動漫主人公所具備的特征:身高1米85,體重145斤,長相帥氣,獨生子女,父母是國家高級幹部,家庭生活條件殷實,某名校畢業等,頗受廣大女性喜愛。
  白富美:形容女性皮膚姣好、家境殷實、相貌出眾,與“高富帥”門當戶對,“書中自有黃金屋,金屋藏嬌顏如玉;如玉之美看今朝,今朝白美富勝書。”
  土肥圓:形容相貌平淡、身材微胖、形象土氣的人士,一般多指年輕女性。形容別人時多為貶義,也可以用來自嘲,有時也不失可愛,努力目標是“白瘦美”。
  傳真
  現在國外流行
  哪些中文詞?
  加拿大 張煤揭開宇
  伴隨著土豪一詞的走紅,國內一些中英文語言專家日前表示,中文對英語影響力與日俱增,有媒體甚至認為tuhao(土豪) 攜手dama(大媽)成了英語熱詞,以為國外也人人張口tuhao(土豪),閉口dama(大媽)。其實不然。
  那麼,國外到底通行哪些中文詞語呢?首先,是跟吃有關的詞語。這些年外國人怕增加體重,多有人嘗試清淡美味的中餐。中餐中chow mein(炒麵)跟意大利面(pasta)吃起來接近,外國人接受,於是學會了chow main 還有wonton(餛飩)。也有外國人喜歡喝早茶,於是學會去找dim sum(粵語:點心,海外常指“早茶”)。除了去餐館或叫外賣,有些外國人還喜歡到超市買某些華人食品,健康營養的tufu(豆腐)便成了寵愛,boy choy(白菜)也不例外。wok(鑊,炒菜鍋)也大大方方地隨著中餐進入了英語,美加有個中式快餐連鎖店就叫Manchu Wok (滿洲鑊)。
  外國人也有講究風水的,於是Feng shui(風水)也名正言順地進入了英語。我在多倫多中國一家仿古董店打工時,就常有顧客進來大談特談他的辦公室或宅子風水如何好,他如何賺了大錢。過年了,有人也許還會祝賀你Kung hei fat choy(粵語:恭喜發財),不過他們多半以為“恭喜發財”就是happy new year,只有少數外國人知道華人是祝願對方發財。外國人尤其是喜歡中國武術或健身的也會說Kungfu(功夫), Tai chi (太極), Yin Yang(陰陽)。kowtow(磕頭)已經在英語中普遍出現,不過更多的是用做動詞,表示“屈服,聽命於”:If you don't kowtow to the boss, you'll be out of a job (你如果不聽老闆的,就得走人)。
  這些年隨著大陸移民的增多,一些外國人也學會說“nihao(你好)”,本地人跟你打招呼沒準兒會來句“你好”,而且發音特准,據說訣竅是:照英文knee how(膝蓋如何)發音,一准兒沒錯。麻煩了你,有些外國人也許會說聲xiexie(謝謝)。
  至於反映中國特定社會現象的詞語,只有去過中國的外國人可能會提起一些。我們有許多白人朋友去中國教書,回來給我們說起guanxi(關係),yanjiu (研究),ganbei(乾杯),baijiu(白酒),chengguan (城管)這些頻繁地出現在中國日常生活中的詞語。但“土豪”、“大媽”這類反映中國特定社會現象的詞語並不是英語熱詞。從社會語言學的角度來說,社會存在決定語言現實。只要土豪大媽不是國外的普遍社會現象,“土豪”、“大媽”就不會成熱詞。
  宗媛媛 J193  (原標題:誰人不想當“土豪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bpubhq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